1月9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小演員們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中表演《造型技巧》。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一名雜技教練在用手語向孩子們講解訓練中的動作要求。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9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小演員們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中表演《造型技巧》。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幾名小演員,在教練的輔助下練習“鑽圈”。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9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4名小演員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中表演《柔術》。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6歲的韓婷婷(中)在兩名教練的幫助下,進行身體柔韌性的極限練習。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3名女孩在集體練習“靠墻手倒立”基本功。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一名女孩在練習“側空翻”基本功。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孩子們集體打出“我是最棒的”的手語動作。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月10日,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的一名小演員在教練的輔助下,進行身體柔韌性的極限練習。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成立于2008年6月,在這個國內唯一由聾啞兒童組成的雜技表演團體中,一群6至16歲的殘疾孩子經過艱苦的訓練,在汗水和淚水的浸泡中成長為身懷絕技的高手,在無聲世界裏托舉起堅強與夢想,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跡。 3年多來,他們打造出了“雜技版”的《千手觀音》、排演了國內第一部雜技童話劇《追尋太陽》。在2011年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中,他們的參演節目《柔術》獲得唯一特別獎。每逢重大節日和假日,孩子們的雜技表演更是當地廣場、社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