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名英語教師37歲起逐漸喪失聽力,直到連助聽器都無法改善,只好提早退休,人生變成黑白,到台中慈濟醫院植入電子耳恢復聽力後才重拾笑顏。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今天指出,成年失聰比率大於兒童,很多人因此變得退縮、陷入憂鬱,大部分成年聽力障礙都是累積的過程,當聽力損失嚴重到無法治療時,植入電子耳是重拾聽力的選擇。
台中市一名英語教師37歲起逐漸喪失聽力,直到連助聽器都無法改善,只好提早退休,人生變成黑白,到台中慈濟醫院植入電子耳恢復聽力後才重拾笑顏。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今天指出,成年失聰比率大於兒童,很多人因此變得退縮、陷入憂鬱,大部分成年聽力障礙都是累積的過程,當聽力損失嚴重到無法治療時,植入電子耳是重拾聽力的選擇。
許多人對刺青都抱有刻板印象,但近幾年刺青越來越多元化,不少年輕人為了紀念和家人、朋友、情人間的事情,都會選擇刺下一個小圖案,在身上留下永遠的回憶,而近日國外一名女生在左耳後方刺了一個小小的圖案,其代表的意義讓網友們紛紛讚賞。
來自英國的一名女子,日前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了一張她新刺青的照片,圖案並不稀奇,可是卻引來大批網友讚賞,原來這名網友讚賞,原來是這個女網友因為從小左耳就失聰,但卻還是有人常常貼著他的左邊講話,讓她備感困擾,於是她決定就在左耳後方刺上一個靜音的圖案,告訴大家她左耳聽不見,同時也樂觀的留言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友善的方式來讓大家知道我的狀況」。
小小的圖案背後去隱含這麼大的意義,許多有相同困擾的人看到後,紛紛留言表示「我必須偷竊你的點子!」、「超有創意的!」,也有人搞笑的說「會不會還是有人走到你的左邊,然後跟你說你的刺青真美」。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選擇“互聯網+農業”進行創業的人,本就比其他領域的創業者,路要艱難。為什麼?很簡單,因為農業靠天吃飯,有諸多的不確定性和非人為因素。而對於一個失去聽力的女孩,運用“互聯網+農產品”進行創業,更非易事。
「這顆饅頭背後,是妻子對丈夫的愛,和永不放棄的人生堅持」,從科技公司退休的邱創奇、黃桂珠夫婦經營「邱媽媽手作磨坊」,靠著網路口碑行銷,成為竹科廠商熱愛的團購美食,更成為新竹市政府職業訓練創業典範,但兩人一路走來,卻是充滿傳奇曲折。
五十四歲婦人耳中風,雙耳陸續聽不見,原本就有些微強迫症的她更加疑神疑鬼,常和家人衝突,兩年來不願出門。在醫師協助下,婦人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術,開機測試時,她開心大叫「有聲音了」,身旁家人也綻放出久違的笑容。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聽力損失人口超過12萬人,其中60歲以上聽損者竟佔75%!伴隨高齡社會來臨,老年性聽力損失情形恐加劇,且研究指出,聽損年長者智力受損比例,較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因為對聽覺復健的輕忽,聽損者平均7年才會使用助聽器,但聽損的第8年智力就可能開始衰退;而聽力受損程度越大,智力衰退幅度也越大!
「2016愛在四月天」晚會昨天登場,藝人宋達民、洪百榕的8歲聽損女兒寶妹領唱敬拜,洪百榕今天在臉書說,看到寶妹領唱敬拜時,她不禁飆淚,相信會愈來愈好。
由藝人組成的台灣藝起發光促進協會第8年主辦「愛在四月天」晚會,昨天起連兩天集結近百位藝人一起宣告「愛,從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