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28 Tue 2017 11:26
團體推手譯寶應用程式 助聾人打破隔膜
- Feb 25 Sat 2017 22:09
立院引進手語翻譯 「情緒性發言」照實比
國會改革再進一步,立法院新會期院會議事詢答,將引進手語即時翻譯,透過實況轉播,聽障朋友也能無障礙參與國會議事。立法院長蘇嘉全今早視察手語翻譯準備工作,他替6位手語老師打了100分,盼未來立院手語翻譯能常態化。手語老師說,最難翻譯的是專有名詞如「一例一休」,未來若立委質詢有「情緒性發言」,會照實比出。
蘇嘉全說,國會議事實況轉播至今已近一年,上會期開始,行政院長施政報告已有手語翻譯,新會期加入,院會立委與部會首長的詢答過程,也能無障礙實況轉播。他說,還不曉得未來有什麼有狀況,例如立委若有衝突互相推擠,手語老師該如何表達,近期會再訓練手語老師對各種專有名詞的翻譯。
- Feb 25 Sat 2017 22:05
誤診患精神病送青山6日 聽障漢慘被累失業
- Feb 25 Sat 2017 10:19
少年向聽障女孩贖罪 神作程度直逼《你的名字》
- Feb 25 Sat 2017 10:17
高雄搭公車遇聽障司機 網友呼籲「請多給他鼓勵」
搭公車經常可聽見司機親切的報站名及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一名網友分享在高雄搭公車的經驗,要大家別被某位司機大聲的廣播嚇到,因為司機已在醒目處貼上告示說明自己是名聽障人士,讓這名網友有感而發的表示「請多給他一點鼓勵與加油」。

- Feb 25 Sat 2017 10:09
唱歌跳舞教手語 聾啞少女成網紅
- Feb 25 Sat 2017 10:09
唱歌跳舞教手語 聾啞少女成網紅
- Feb 13 Mon 2017 09:53
Ray手記: Ray 社創基金160萬資助中大四研究
- Feb 13 Mon 2017 09:27
身障不是人生障碍.比手划脚,追梦去!
- Feb 13 Mon 2017 09:18
【潮語手語】考吓你「你識條鐵」 點樣打?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70210/19923414
在街上遇到聾人打手語,你有甚麼感覺?有人見聾人「郁手郁腳」,以為他們很粗魯,不敢與他們交流,其實手語除了用到手部外,也要配合豐富的表情及其他肢體動作,方能完整地表達不同意思,各位千萬別誤會他們。
慈善機構龍耳的手語翻譯及龍耳電視的編輯馬芬燕(Stephanie)指,香港流通的手語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中文手語,即是直接將整句句字的每一個字順序打出,而另一種則是自然手語,以「重點在前,問句量詞在後」為原則,方便以視覺作主要接收訊息渠道的聾人迅速理解說話內容。例如想問對方有沒有facebook,中文手語的打法是直接將「你有冇facebook」依次打出,而自然手語則是先打「facebook」,再打「有冇」。
Stephanie引述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刊物指,原來以前的聾人群體並無一套有系統的手語,他們透過自創一些動作,輔以肢體動作來與其他人溝通,直至後來有對上海聾人夫妻來港,自資成立聾人手語學校教授手語,久而久之才形成現時流通於聾人間的自然手語。
本身為聾人的龍耳手語導師朱芷茵(Christine)指,中文手語多數用於與其他來自以中文為母語的地區的聾人交流,但未必所有聾人都有一定的語文水平,以中文手語交流難免有一定障礙,建議有興趣學習手語的港人,以自然手語為學習對象,更易促進健聽人士與聾人的溝通。遇着聾人不知如何打開對話匣子,想學定幾句傍身,記得睇片。
記者:李煒汯
攝影:陳健邦、鄧鴻欣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