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失聰失聰,有人解作『失去聰明』,覺得我哋頭腦有問題。」聽障人士鄭毅敏(Amy)直到30歲才知道自己弱聽,現時已達嚴重程度。

  • 自小讀書成續不理想,那個時代亦沒有特殊需要學生這一項,Amy被同學誤以為遲鈍,長大報讀再培訓課程又一一被拒,更令她想證明聽障人士有能力克服「看不見的障礙」。Amy花6年時間,邊學邊做養髮,累積一班客人支持,終於在去年創辦專做養髮的社企「活髮社」,聘請的13名員工全都是聽障人士,「開社企就係希望帶佢哋走出嚟。」

Amy原先學美容,機緣巧合下接觸養髮,一做便是6年。(張浩維攝)

用鏡作牆身

活髮社位於佐敦一幢商廈內,裝修與尋常髮廊無太大分別,角落三張洗髮床,中間擺幾部焗髮機,一排櫃放養髮用品,惟獨鏡子不是獨立一塊塊,而是合併成牆身,方便員工「一眼關七」。店內也沒有播放流行音樂娛賓,只有單調的風筒聲和花灑聲。下午客人陸續來到,店員逐一翻閱紀錄卡,查看療程進度,再用手勢帶客人洗頭、做療程,雙方已建立默契,有需要才用紙筆對談;客人做療程時或看書、或閉目養神,相當信任員工。

  •  
  •  
  •  
  •  
  •  

年過30始知弱聽

若聽障人士沒有戴上助聽器,外表與你我無異,故Amy常形容聽障是「看不見的障礙」,「細個時同學會問:我噚日叫你,你點解唔理我,係咪嬲我?」以往不少同學都跟她說過類似的情況。

帶女兒做身體檢查才發現自己中度弱聽

當時SEN(特殊學習需要)還未流行,她以為自己反應遲鈍,不知道聽力出現問題。直到約30歲,帶女兒做身體檢查,才被專家發現問題,其時已達中度弱聽。

由於聽力不斷惡化,現時Amy如果不戴助聽器,只聽到約90分貝的聲音,等於有狗隻近距離吠叫,程度已屬嚴重。

Amy開社企其中一個理念,是要幫助聽障人士踏出社會。(張浩維攝)

一路以來成績差、無故被人鬧,原來不是自己遲鈍,「我哋(聽障人士)都有能力做嘢」,開社企是其中一種證明方法。初時Amy到聽障中心做義工、學手語,又與其他聽障人士報讀美容課程,學一門手藝,卻被拒諸門外,「佢話我哋聽唔到,要用手語,(導師)唔識教,又唔知道(我哋)會唔會騷擾其他人。」

最後要社工介入幫助,她們才可上堂,「我哋眼好靈敏,睇一次就識,老師都讚我哋,原先只係佢哋不了解而有誤解。」

邊學邊做養熟客

在課堂上證明能力,大大加強Amy開社企信心,接下來要累積實戰經驗。2011年時,有美容院老闆給予機會,聘請她和幾位聽障人士邊做邊學養髮,「我哋由零開始,由一張床、一張櫈做起」,半年內累積第一批熟客;兩年多後美容院賣盤,便改到中環一間高級髮廊工作,熟客緊隨而至,「最高峰一日有40幾個客嚟做養髮,好轟動」,亦令老闆大感驚訝,「佢原先預計我哋要三個月先上手,估唔到咁快就帶到咁多客嚟!」

實戰同樣做出成績,但始終是寄人籬下,無法在工作的一隅張貼歷來的訪問報導,「好似得個做字,傳達唔到想做社企嘅理念」,Amy決定辭去工作,去年開辦「活髮社」,13名員工全是聽障人士。

缺憾原是優勢

6年間Amy在三個不同地方做養髮,有顧客一直光顧至今。她認為,聽障員工觀察入微、觸覺靈敏等長處,了解客人需要,固然贏得信任;而他們的「缺憾」同樣是吸引之處,「客人有時只想靜靜休息,不想被騷擾,員工靠手語溝通,唔會騷擾到。」對Amy來說,最深刻的一次是有兩位女客人帶紅酒上來,邊做療程邊談心事,享受私人空間,「聽障可以話唔係一個問題,而係一個優點。」

同事間老友鬼鬼,Amy說他們有什麼不滿都會「攤開嚟講」。(張浩維攝)

得到客人信任對Amy及員工來說是一大鼓舞。Amy稱,聽障人士大多害怕不被接納,不願投身社會工作,或只做一些不用對人的工作,「有員工初初連掂客人、洗頭都唔敢,開社企就係希望帶佢哋走出嚟。」開店短短一年,她稱收到不少客人鼓勵開分店,已籌劃走出九龍,7月進駐港島開分店,為聽障人士帶來更多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