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扮殘疾人體驗生活 遭到公交車拒載 2006年12月4日 08:08
選稿:謝婧 來源: 重慶晚報 作者:周立 向軍 韓毅 畢克勤
昨天是“國際殘疾人日”, 重慶晚報記者分別扮成盲人、聾啞人、肢殘人,體驗了“他們”在現實中屢屢會遇到的艱辛。記者的體驗,折射出現實社會對待殘疾人的真實態度——除了溫暖和漠然,更多的還是反映出:這個以健全人為中心的社會,為殘疾人提供的公共服務——硬體和軟體,還有不少缺失。
我們希望能夠在明年這個日子裏,看到這些硬體和軟體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構建和諧社會,不能忽視對殘疾人的關愛。
扮聾啞人溝通真的好難 昨日中午,我扮成失語失聰的聾啞人來到解放碑。 為使自己裝扮的角色更逼真,事前我向市聾啞學校學生請教,學了一些簡單的手語。比如:請問聾啞學校怎麼走、我要存錢500元、謝謝等日常手語。 找交警問路 交警不懂手語,我憋得很難受,差點出聲。 12時30分,我來到臨江門。由於“不知道”市聾啞學校怎麼走,看到站在崗亭上指揮的交警,我穿過車流走近。 “有啥事?”我還沒靠近,交警便湊上前問。我做了“聾啞學校怎麼走”的手語,交警明白我是個聾啞人,但他不懂手語。我又打了一遍,交警說“我不懂你的意思。”此時,我憋得很難受,差點出聲。情急之下,交警掏出紙筆,示意我寫在紙上。我在紙上歪歪斜斜地寫了“重慶市聾啞學校”幾個字後,交警拉著我,指著我要去的方向大聲介紹。見我一臉茫然,交警在紙上寫下:“前面第一個路口右轉後一直往前走。”我做了一個“謝謝”的手語離開,交警擺手稱“不用”。 到銀行存錢 營業員不懂手語,“你拿張紙讓他寫嘛。”顧客中一位中年婦女提醒。 下午1時,我來到農行重慶渝都支行營業廳排隊存錢。輪到我,我向營業員做了“我要存錢”的手語。營業員不懂,但她看到我是聾啞人,站起來問我是存錢還是取錢。我“聽不見”,營業員指著她的嘴部大聲問:“你聽不聽得到我說話?”我仍裝糊塗。 “你拿張紙讓他寫嘛。”顧客中一位中年婦女提醒。營業員恍然大悟,從窗口遞出一張紙。我此時覺得那位女顧客很熱心,然後在紙條上寫下“存錢”。紙條遞進遞出,我按營業員的要求掏出銀行卡和錢。營業員看了一下搖頭,見我不懂,她在紙上寫下:“你的卡雖是銀聯卡,取錢可以到任何銀行,但存錢只能到開戶的工行。”寫完,她向工行的方向指了指,示意我到工行辦理。 在解放碑問路 三名打扮時髦的女性表情冷漠,視而不見,躲著我匆匆離開。 下午1時20分,我“要到朝天門四碼頭趕船”。眼看離“開船”的時間不多了,我急得不行。我在解放碑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打著手語問路。在我問到的5人中,一名戴眼鏡、大學生模樣的小夥子稱不知道;三名打扮時髦的女性表情冷漠,視而不見,躲著我匆匆離開;一名女性開始不理睬,後被我“痛苦”的表情打動,走了一段後轉身用紙寫下:“我不是主城人,不知道你問的地方。”我得到些許安慰。 我意識到光用手語問路不行,遂用紙寫下:“我是聾啞人,請問朝天門四碼頭怎麼走?”我拿著紙條又先後問了兩個中年男子,一名老人,一對夫妻。這下效果明顯比先前好,他們一一給我仔細介紹清楚後才走開。 下午2時,我度日如年的體驗結束。 ■體驗感言 體驗結束,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憋屈!我只體驗了兩小時就憋得要命,而聾啞人(尤其是不識字的)一輩子都生活在憋屈中,他們受到的煎熬是何等孤獨,何等痛苦?! “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他們的人格是健全的。他們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和關愛。”市聾啞學校的田老師認為,構建和諧社會,不能忽視對殘疾人的關愛。在這方面,一些單位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比如:一些公交公司、法院等單位,為方便與聾啞人溝通,特地請了一些老師為職工教手語。但從記者體驗的情況看,顯然,我們的窗口行業,應該設立為殘疾人專門服務的窗口或擁有會交流的人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