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聾啞人士童志禮(左)友情相挺加入田尾里北管樂團,負責大鑼與中鑼;沒有北管基礎的他,在大家幫忙下演奏得有聲有色,還拉兒子童健銘(右)一起加入。
記者曹馥年/攝影








 

耳聽不見、口不能言,該怎麼學樂器?嘉義縣太保市田尾里北管樂團「振興社」大鑼手童志禮,自幼失聰,憑著好記性與團員鼎力相助,62歲開始練大鑼、小鑼,練習之初,全團還配合他放慢演奏速度,如今他不僅成為樂團主力,更是全團的精神指標。

幼時一場高燒,讓童志禮雙耳失聰,當時啟聰教育不發達,童志禮未受正規教育,識字不多也不諳手語,只能以簡單手勢表達需求;失去聽力卻不影響他的古道熱腸,村內無論婚喪喜慶,要是缺人,只要指出方向,童志禮立刻飛奔到場。熱心個性在去年獲好人好事表揚。

40年前,田尾里北管樂團「振興社」風靡雲嘉南,可惜人口外流,樂音失傳,在太保市田尾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宸鈁號召下,社區獲補助,去年10月沿用「振興社」舊名重組北管樂團。

務農的陳坤定自願擔任社長,與陳宸鈁、田尾福安宮主委陳英凱、田尾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復明逐戶登門拜訪,找人入團。多數居民對北管很陌生,想到下班後還得花時間練習,相當猶豫,但找到童志禮家,比出敲鑼打鼓動作、寫下練習時間,童志禮立刻點頭答應演奏大鑼、小鑼,還找國一的兒子演奏小鈔(鐃鈸)。

艱辛成軍的25人振興社,每周六晚上在福安宮前廣場練習,起初演奏得七零八落,有人倦怠不想練,童志禮卻沒缺席。

指導老師陳俊淋第一次教到聾啞學生。他說,童志禮只能靠雙眼記憶樂團主要節奏兼總指揮的單皮鼓手手勢,為化解障礙,樂團成員擔任溝通橋梁,他口述技巧,團員實際練給童志禮看,直到他理解為止。歷經半年苦練,振興社已在多場活動演出。







【2012/05/09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