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溝通或生活輔助器具.... (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聽覺訓練的目的在於訓練讓聽覺障礙學生除了知道有聲音外,還能「理解」聲音。聽覺訓練的第一步是需要適當聽輔儀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之後訓練的項目包括:聽覺注意、聽覺分辨、聽覺閉鎖、聽覺分析、聽覺記憶、聽覺理解等,配帶適當的聽輔儀器之後,聽能訓練的內容必須是循序漸進。剛開始時練習用的語詞或語句是簡單的,經常使用的。逐漸增加句長,並強調關鍵字,待聽障者表現不錯之後,可以逐漸加強非關鍵字,形容詞、副詞。當這些的表現都不錯時,再開始訓練「當下情境中」的對話,逐漸進展到開放式情境的對話。而剛開始訓練時,訓練者的說話速度稍稍慢一點,語調清晰,逐漸可以增快到一般的速度。而起初的訓練也必須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目的在於讓聽障者比較容易清楚聽道「語音」。當再安靜的情況下已經聽得不錯時,可以逐漸加入一些環境噪音在訓練處播放收音機或錄音帶,或打開窗戶,即有外界噪音。總之聽覺訓練是需要時間,需要系統化的教材,需要密集訓練、語音環境才會有效。而聽能訓練並沒有改善聽障者的聽力損失情形,只是增強「聽知覺」能力而已。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科技進步之賜,除了助聽器、人工電子耳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聲音已經可以放大音源振響電話﹝向當地電信局申請及可得到、轉為閃光或觸動,方便聽障者對聲音的覺知例如門鈴附加閃光及電視對講機、社會福祉電話:增音電話閃鈴電話、及鬧枕替代鬧鐘、傳真機替代電話、視覺呼叫器協助聽障者再家時覺知其他房間之聲響、中文傳呼、及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電子郵件、網際網路及正在研發的語音辨識系統、手語辨識系統等,這些科技產品可以增加失聰者之獨立能力。不過可惜的是,目前市售的手機幾乎都會與助聽器產生干擾,讓聽障使用者在使用手機上仍有障礙。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障者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經過聽能訓練可以由聽學習說話。如果聽的效果仍然有限,則可以利用視覺(看口型、聲譜圖、或能顯示發聲特性的儀器)、觸覺(感受構音器官振動或利用情形)學習發生、發陰雨說話。聽障者經由聽能訓練、說話訓練所學會的說話能力並不一定。戴上助聽器後之聽覺狀況,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他如:開始接受訓練的時間、訓練期限、學生的學習態度、語言環境等也都會影響成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不見的聽障患者,現在也能用鬧鐘「叫醒」,叫醒的方式很特別,因為利用的是一種台灣申請專利的震動鬧鐘,讓枕頭震動,使聽障患者能夠知道該起床了,而這種震動枕頭,連上班族也用得到。

  震耳欲聾的鬧鈴是叫醒大家上班上學的好幫手,不過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鄭老太太,身為聽障患者的她,如果不想睡過頭,就得依賴枕頭底下的震動鬧鐘,時間一到,它就會用震動的方式,叫醒鄭老太太。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