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院子裡的木槿就開花。
 
母親一見潔白的木槿花,就會眼含淚水,哆嗦著說:
「我那時好糊塗,好糊塗啊。」
 
 5歲那年,右腿忽然青腫了一塊,痛得我成天哭喊。  
母親見我熬不過,就背著我去廖醫生家。  
 
廖醫生是個老中醫,退休後在家裡開了個小診所。他醫術好,心也善良。
 
廖醫生看了我的腿,責怪我母親:
「再晚來兩天,右腿就廢了。這是骨髓炎,嚴重了就得截肢
!
母親不敢出聲,眼眶卻紅了。
 
 其實不能怪母親,父親去世後,母親終日為三餐發愁.哪有閒錢給我治腿?
母親擔心地問能否治好,得到廖醫生的肯定回答後,臉色晴朗了許多,
可片刻後,又一臉的陰雲。
 
 廖醫生給我敷了草藥,又交給母親兩帖中藥,說兩天後再來換藥。
 母親顫聲問要付多少錢,廖醫生說5塊錢,母親的臉紅了,母親借不到錢,  
但我的腿不能不治。
 
 母親只好揣著八個雞蛋去廖醫生家。那時雞蛋很便宜,幾分錢一個。
廖醫生不肯收,母親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廖醫生的眼睛也濕了,安慰母親:  
「好,我收下。錢的事,不要說起。」
看了幾次腿,母親已欠廖醫生28塊錢了,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去廖醫生家,母親帶上了家裡唯一的母雞。
廖醫生死活不肯收,母親哽咽著再三哀求。
廖醫生拗不過,說:「好,就算我買你的, 10塊錢,好嗎 ?
說著 ,硬塞給母親十塊錢。
 
   那時一隻雞最多賣45 塊錢。母親說啥也不肯接錢。  
回到家裡,母親發現中藥紙包裡有10塊錢,當晚就去了廖醫生家,
把錢從門縫裡塞進去了。
 
兩天後,又該去換藥,可母親不敢去,只默默地流淚。
不料廖醫生找上門來了。
 
談話間,廖醫生驚喜地發現了院子裡的木槿花,說:
「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藥,一兩值2塊錢呢!摘了賣給我,好嗎? 
母親驚喜萬分,連忙摘木槿花。廖醫生拿秤一稱,竟有 1斤。
 
他說:「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錢了。」
此後,去廖醫生家治腿,母親就帶點木槿花去。  
母親不用欠廖醫生錢,廖醫生反而每次給母親一點錢。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2年,廖醫生竟去世了。母親十分傷心,去廖醫生家弔唁。
 
母親從他家屬口裡知道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藥的。
 
母親哇的一聲 嚎哭起來:「我的恩人呀 ……
 
好朋友們,要把握機會幫助人,但,要記得:也要讓受助者有尊嚴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幼即便是聾啞人士的~鄭旺枝(A K' i) 他的聾啞則是後天而來 由於早期家境清寒 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讓他就醫 加上醫療的不足 導致啞哥高燒不退 在無藥根治之下而形成的病變 於是聾啞便陪伴他一生 但是他並沒有因為聾啞而感到自卑 為求生存他的努力卻比正常人來的好幾倍   據我所知的~A K' i(啞哥)是一位為人正直.勤奮的身心障礙者 生性樂觀且好客 雖然脾氣暴躁了些 但不至於傷害他人 為了不想成為家庭負擔 便背起家庭生計重擔 而選擇離鄉背井出海跑船 在他討海的這年間 失蹤將近八.九個年頭 沒有任何消息 於是部落人以為~A K' i~就此人間蒸發 但是奇蹟出現了 也許是上蒼的憐憫與眷顧 咱們福大命大的~A K' i~命不該絕 最終還是平安回到了他的家鄉~馬太林部落(凡夏) 他出海討生活的這些年 雖然沒有闖出什麼名堂 也沒有因此使家庭生活變得富裕 至少不愁吃穿 回到部落之後 雖沒有一技在身 但是他的勤奮依舊不減 在部落便四處幫傭賺取那微薄的生活費 即使部落有婚喪喜慶或大小事宜 他從不缺席  記得每年豐年際時 他都會在小腿上綁上幾顆大鈴鐺 看似不起眼的鈴鐺 鈴聲卻讓人有種魔音穿腦的感覺 於是大家把他稱之為~響叮噹人物~之後鈴鐺便天天掛在身上 只要聽到鈴鐺聲便知道是啞哥來了 對我而言~A K' i~算是伯字輩 由於歲月的不饒人 當年身壯如牛的體魄漸漸衰退 一生平淡 不求富貴 只求三餐溫飽的他 享年56歲 於民國95年10月19日遺愛人間........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教會裡有一群特別的群體 聾啞信徒,因為我們當中有一位姊妹起來服侍他們,在短短兩年間,有30名聾啞人士信主。他們組織一個特別的聚會,用手語來交流、禱告、表現詩歌、讀經、講道,一起敬拜神。

聾啞人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全國有2,700萬,佔總人口的2%。單在我們這裡已有3萬多聾啞人。他們遇到語言的障礙、工作不穩定、沒有收入等問題,被社會歧視、被遺忘、嚐不到人的愛……我們看見神在教會中工作,揀選了那麼多聾啞人。令人既興奮又覺得特別難為,但我們無法與他們交流,無法有效地牧養他們,無法讓他們融入我們的團契中。為此,我們要求弟兄姊妹學習手語,每周學習一點,以便更快地與他們接觸。也在已經受洗的聾啞信徒中,揀選幾個追求的人,每周重點培養,給予有系統的學習,希望很快會有聾啞人起來協助作牧養工作。」(華 北區同工來信分享)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月8日下午,名古屋市聽覺障礙者協會舉辦的第三屆日中聾啞人手語交流大會在名古屋市天白文化小劇場舉行,中國上海聾人協會、杭州聾人協會參加了交流大會。中國駐名古屋領事館館長領事李天然、愛知縣議員、名古屋市議員等出席開幕式,名古屋市聽覺障礙者、手語志願者等500多名觀看了手語節目演出。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北網5月20日電日前,哈爾濱道外區大興辦事處搪瓷社區的一對聾啞夫婦楊秀傑夫婦來到社區,用手中的筆寫下了對社區主任的感激之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北網3月21日電 10年前聾啞學生城鄉比例為1:1,現在這個比例為1:4;農村聾啞兒童先天與後天的比例為1:3。做出這一統計分類的,是呼蘭區聾啞學校校長寧福奎,他說優生優育難點在農村。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