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明道國小扯鈴隊是國內比賽的常勝軍,抱回數十座冠軍獎盃,更代表台灣出國表演。扯鈴隊30個孩子中,有9成來自中低收入戶,近半數以上都是新住民。透過扯鈴,他們培養了自信、責任感,校方也期許他們能找到未來的一片天。
- Dec 01 Thu 2016 10:06
找回自信、更有責任感 弱勢孩子人生 因扯鈴亮起來
- Dec 01 Thu 2016 09:58
杭州聾啞男 手繪地圖騎遊千里
- Dec 01 Thu 2016 09:52
生命中沒音樂 再生勇士也能舞出動聽人生
- Dec 01 Thu 2016 09:50
國美館推出「攜手‧譯藝非凡」同步手語翻譯「聽聽」、「看」
- Dec 01 Thu 2016 09:48
駐芝加哥總領事洪磊參觀明尼蘇達州都市聾人學校
- Dec 01 Thu 2016 09:46
聽障人士兼職做Uber司機增收入
【星島日報報道】社會不斷進步,對聽障人士仍存在不少誤解。龍耳(聾人及弱聽人士)支援中心今年初與Uber合作舉行簡介會,最終吸引約十名聽障人士成為Uber的司機。中心希望透過增加彼此接觸,讓健全人士對聽障人士的工作表現及態度多一份了解,增加他們的工作機會。有司機指成為兼職司機後,收入大增近倍。
- Dec 01 Thu 2016 09:44
教大「聾老師」畢業 冀入主流校執教鞭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提倡融合教育多年,進入主流學校接受教育的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不在少數,但聾人老師能進入主流學校教書還是相當罕見。今年教育大學教育榮譽學士(特殊教育)畢業的潘頌詩,是香港首批只以手語溝通的聾人大學生,獲得教師資格後,她希望有機會以正式老師身分教學,幫助SEN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進一步推動融合教育。
頌詩身穿畢業袍,高舉勝利手勢在校園留下倩影,雀躍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三年前,她和另一名同學魏美珍,雙雙成為首批入讀教大兼讀制教育榮譽學士(特殊教育)課程的聾人學生,獲教大安排手語翻譯員提供課堂傳譯和課堂錄影。頌詩在白天工作,每星期兩至三晚要到大學上課,如今以二級甲等榮譽畢業,並成為首屆以教育大學名義畢業的學生。
- Dec 01 Thu 2016 09:43
邀聽障人士座談未備手語翻譯 NCC坦承疏失
記者吳宜蓁/台北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22)日舉辦「無障礙通訊近用環境諮詢座談」,邀請身障團體代表與電信業者與會。受邀出席的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牛暄文不滿NCC不只沒有手譯員,還請與會人員翻譯,根本不尊重聾人和手譯員,憤而退席抗議。NCC也坦承疏失,並向全國聽障同胞道歉。
- Dec 01 Thu 2016 09:41
聽障社區學院 首屆學生畢業
【東方日報專訊】【本報訊】社會轉變急速,中年及老年聽障人士亦需終身學習。有機構配合手語傳譯服務,為聽障人士開辦語文科、電腦科和通識科證書課程,三十七名首屆畢業生昨日穿上學袍和四方帽參與畢業典禮。當中有聽障家庭主婦學習英語和視像通訊,亦有健聽大學生為擔任義教導師學習手語,互相學習交流。
- Dec 01 Thu 2016 09:40
同志爭權益 不忘手語服務